湖北科技学院
以成果转化助推学校转型发展
来源: 发布日期:2018年12月28日 点击数:

从2012年专利申请数仅3件、专利授权数仅2件到2018年专利申请数增长至254件、专利授权数增长至140件,把科技百花园变成了产业百果园,是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人才优势,深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与途径创新,推进产学研协同共建的生动实践;从校地共建机电产业智能研究中心到实施“百名青年教师下基层,百名高管上讲堂”双百工程,是作为办在地方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科技发展,推动校地、校企合作的主动担当。

揽月湖涌创新潮

在2011年学校还未正式更名为湖北科技学院以前,学校培养的人才与地方经济发展直接相关性不是很高,科技缺乏市场导向,存在重学术评价、轻成果应用,孵化成果供给不足的问题,整个学校只有三件实用新型专利。

2014年,湖北科技学院成为湖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学校进入了转型发展的实质阶段。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服务区域发展,学校积极探索转型发展新思路,围绕全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鼓励老师从搞基础理论研究中脱离出来,主动与企业对接,进行一些应用型研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投入到咸宁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

上图:校领导参加咸宁智能机电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情况工作汇报会

机制是决定性的要素之一,机制活则满盘皆活。为规范学院专利管理,鼓励发明创造,保护专利权人合法权益,科技产业管理处制订和完善了《湖北科技学院专利管理办法》《湖北科技学院横向项目管理办法》和《湖北科技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

一个发明专利,市科技局和学校的配套奖金加起来可达3万元;实用新型专利,一个奖励3000元;外观设计,一个可奖励3000元;科技成果转化资产处置的收入扣除资产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直接费用后的现金收益,其70%-99%归成果完成人。这些文件的出台让全校教师的创新积极性大大提高。

从2012年开始,学校还增加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不管教师申报报实用新型专利还是发明专利,学校每年都会投入专利申报和维护经费,从最初的3万增加到10万,2017年,学校总共投入了100万。另外,学校还引进了一些有资质的专利申报机构,全程代理专利申报,让老师全身心投入创新之中,没有了后顾之忧。

校企“联姻”搭平台

尽管学校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工作有了大幅增长,但总体转化率偏低,转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

科技成果不走出实验室,不变成现实的产品和产业,永远都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没法成为现实的生产力。而我市的工业开发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处于价值链低端、自主创新能力弱、人才技术缺乏等薄弱点,缺少国家级孵化器、工程中心和研发平台。

一边是科技成果“待字闺中”的高校,一边是“嗷嗷待哺”的企业,为解决“供”与“求”的矛盾,学校一方面在全校营造创新氛围,理顺创新机制,搭建创新平台,“推着”教师去创新;另一方面积极与市科技局等部门加强对接,组织老师深入企业做调查,为企业提供“上门送诊”服务,同时联系企业到学校了解最新科研成果,寻找合作项目,让好成果“落地开花”。

上图:湖北科技学院--咸宁祥天共建“新能源应用研发中心”揭牌

围绕“百亿非动力核技术产业链”,学校依托核技术与化沙巴体育物学院(非动力核技术研发中心),于2014月成功申报“材料辐射改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实现了创新平台建设首个国家级新突破;围绕咸宁市机电产业,湖北科技学院成功申报了3个省级应用平台,分别是湖北省校企共建电机与控制系统研发中心、电机与控制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智能机电产业技术研究院;围绕桂花产业,学院成功申报了湖北省芳香植物工程技术中心;围绕咸宁市产业特点,学院还成立了一系列市级研发平台,如文化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桂花产业技术研究院、非动力核技术产业研究院、咸宁市药物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咸宁市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0余个平台,同时与190余家企业成立了机电产业联盟,与40余家企业成

数据传递着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坚实足音。今年,学校积极争取各地科技系统的支持,面向全市征集企业技术需求,主动组织团队走出校门对接企业,实现横向合作项目36项,到账经费800余万余元。全年完成专利申报256件,其中发明专利130件。

“机电产业联盟有190多家企业加入,企业里会不断提出一些技术需求,学院老师开展有针对性的研发,机电产业研究院每年专利申报数近100个。核化研究院则以发明专利为主,每年发明专利申报量占全院的30%-40%,授权量占全院的30%。”陈洪国如是说。

学校还充分发挥学校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信息丰富的独特优势,在2016年出台了“百名青年教师下基层,百名高管上讲堂”行动计划,积极推动青年博士下沉基层,服务基层,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推动科技成果大转化;同时聘请企业高管走进高校,走上讲堂,讲解企业创新创业实践,大力推进学校与经济社会的全面互动合作,助力咸宁市绿色崛起、科学发展。

“专利是一个纽带,你没有专利发明,就没有成果转化。你申报的专利技术再多,还要企业用得上。我们的双百工程就是要让老师的研究要针对性,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与地方经济发展深度融合。”陈洪国说。

从2016年开始,湖北科技学院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企业技术需求,动员、鼓励校内博士积极对接企业,于2017年安排10名教师深入企业开展校企科技合作;2018年,又增派26名博士到企业服务;另有6名企业高管接受湖北科技学院校聘任,担任学校的产业教授,10位企业家受聘担任学校的创业导师。

产权意识入人心

2016年初,学校开始筹建湖北省知识产权培训(咸宁)基地,开通了全国知识产权培训远程教育平台湖北科技学院分站,利用平台开展了知识产权相关知识的培训;为加强基地图书资料库建设,2017年购买约1300元的图书资料20套,做好了软实力的建设工作;申报成功省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推进工程项目一项(“专利质量提升及校企深度融合有效途径探索”),获项目经费10万元。

经过一年的经心准备,学校实现了从筹备到开展知识产权知识培训的跨越,得到省知识产权局的认可。2017年4月28日上午,在湖北科技学院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借助2017年咸宁市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之机,由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李述武为湖北省知识产权培训(咸宁)基地授牌。

湖北省知识产权培训(咸宁)基地授牌后,学校趁热打铁,利用基地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知识宣传和培训,举办“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发放知识产权报300余份,提升了大、中、小沙巴体育和学校老师的知识产权意识;邀请省知识产权局、市知识产权局专家到湖北科技学院做专场知识产权宣传报告;通过省知识产权局邀请百格专利合伙人、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总经理倪娅女士来湖北科技学院作生物医药行业知识产权挖掘和保护的专场讲座;邀请上海正信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专利挖掘专家钟永泽来基地作信息技术行业专利挖掘和保护的专场报告……

为鼓励在校大沙巴体育创新创业,学校通过聘请教师现场授课和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开设《知识产权概论》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初步》两门选修课,2017年,选修沙巴体育达121人;2018年,参加选修沙巴体育达227人学者。

2018年,学院安排专人参加专利工作会议;申报省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推进工程项目1项,经费3万元;组织申报了3项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项目;开展知识产权培训5场,为推动我市专利和知识产权工作进步、企业技术创新和专业人才支撑提供了强大动力。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知识产权工作力度,不断激发师生创新创造热情,学校专利技术开发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从最初的“待字闺中”到今天的破茧成蝶,学校完善了办学功能、提升了办学水平、实现了跨越发展。

关闭



版权所有:湖北科技学院  地址:湖北省咸宁市咸宁大道88号 邮编:437100  24小时值班电话:0715-8270912  招生电话:0715-8338003  传真:0715-8260538  网站设计:信息中心 鄂ICP备12004293号-1